忙碌,是这些百岁名人的养生诀窍,忙碌的人是幸福的,因为有事情做,生命就有价值。“忙”的确也是全世界众多“大师”级人物的养生诀窍,比如:
贝聿铭九十岁高龄时,仍旧不知疲倦地工作,设计了苏州博物馆。工作对于他来说,是一种快乐。他笑称自己是“劳碌命”,每天就懂得埋头工作,有时忙到凌晨,呆在博物馆里的时间一般会超过8个小时,仔细斟酌每一个建筑细节。每天凌晨 4 点时,季羡林书房的灯就会亮起。他说:“起来好去干活呀!”算起来,九十多岁的他,每天的工作时间都会超过 10 小时。有“汉语拼音之父”之称的周有光,在《人民日报》上说:“我 85 岁离开办公室,回到家中待在小书房中,看报、看书、写文章。”齐白石也是信奉“忙”的名人。他要求自己每天必须作画,信条是:“不让一天空闲过。”这些“大师”级人物的长寿,让无数人羡慕不已,可大家却不知道,这些长寿,恰恰是“忙”出来的。
忙碌,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.世上有三种东西无法挽回:一是泼出去的水,二是流逝的时间,三是错过的机遇。让自己忙起来,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。命运从来不会过分偏袒谁,幸福也不会遗漏谁。当我们痛苦地埋怨生活不公时,往往是我们自身努力不够;当我们老觉得自己不够幸运时,只不过是我们忽略了很多已经拥有的东西;当我们每天胡思乱想,患得患失时,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太闲了。当你走出去,忙起来的时候,慢慢的就会忘掉那些缠绕在心里的不开心,忙起来就不会有时间去理会任何悲伤和痛苦了。这时的你会发现,健康的活着就是幸福;忙碌的活着就会充实,生命的意义,在于运动。
忙,可以治愈你一切的矫情和焦虑。最好的状态:忙而有价,闲而有趣忙和闲,都是大学问。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,太忙则真性不现。太闲,容易滋生人的惰性,让人颓废,没有进取之心,渐渐地迷失了自己,到反应过来,一切都为时已晚。而太忙,让人产生紧张的情绪,精神和肉体的疲劳得不到缓解,最终身体就会吃不消。所以,忙而有价,闲而有趣,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。周作人曾经写到:“人生,有必须的忙,也要有必须的闲。只争朝夕的忙,是为了夕阳看花的闲。”忙出意义,闲出情义,让岁月在忙碌和闲暇之间,开出拈花微笑的境界,便是人生最好的价值。
怎样让自己更好地忙起来?
1. 按时早起,别赖床
仔细看看就能发现,这些长寿大师们,几乎没人睡懒觉,生活方式极其规律,该睡时睡,该起时起,工作、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。早上的时间不浪费,可以用来读一篇优美的文章,品一壶好茶。吃完早餐后,和棋友约在公园,一边聊天,一边在棋盘上对弈,岂不快哉?
2. 别闷在家里,常出门走走
天天闷在家里,心中一定会烦恼丛生。想要过得开心,不如常出门走走透透气。在天气好的时候,可以出门慢跑,出出汗。还可以去游泳、打球,把身体锻炼得更好。
3. 热爱工作
尽管我们已经到了享受喝茶、聊天儿那样惬意的生活的年龄,但适当的工作检验着我们的智慧和能力,是我们体现价值和成就所必备一种内容。至少让我们觉得,自己还被世界所需要。
4. 保持学习,不要过早地放弃自己
读书和学习都是在和智慧聊天,它不仅保证你的记忆力、感悟力,还会长久地保持你的个性魅力。这是练瑜珈做美容所不能达到的效果,因为这是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的光辉。二十岁活青春,三十岁活韵味,四十岁活智慧,五十岁活坦然,六十岁活轻松,七十岁就成无价之宝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,让自己“忙”起来。生活充实了,整个人就变得神采奕奕,在忙碌中学习,在忙碌中休闲,在忙碌中快乐。
愿你生活不卑不亢,日子不慌不忙,闲世人之所忙,忙世人之所闲,做自己的主人。